堵塞了就会造成系统阻力偏大压差增加,滤芯腐蚀或脱落系统捕雾效果差影响后续生产!
管束除雾除尘器即是一种具有凝聚、捕悉、湮灭作用的装置。首先,流经除尘器的气流高速湍动,促进烟气中大量细小雾滴与尘颗粒的互相碰撞,凝聚为较大颗粒;其次,导流叶片形成的高速气流,形成极高的切向速度,将液滴、细尘高速甩脱向壁面,与壁面的液膜接触后被截留,实现捕悉分离;最后,高速旋转的壁面液膜可保证同向运动的雾滴接触后湮灭,不产生二次雾滴;为保证除尘效果,依据项目条件装置内设置了多级导流叶片,延长了气体停留时间,提高了除尘器对尘颗粒的分离效果。
常规屋脊除雾器由于捕捉原理的制约,无法捕悉粒径小于20μm的细小液滴,而目前控制脱硫塔出口5mg/Nm3的尘排放浓度就是控制对细小粉尘和细小石膏浆液液滴的脱除。若采用湿式静电除尘器技术,不但存在一次投资大,运行费用高的问题,而且占地面积大。
管束除雾除尘器技术的优势如下:
初投资省,运行费用低。
占用空间小,利于新建和改造项目的总平面布置。
运行阻力低,除尘器运行阻力为300~500Pa。
管束除雾除尘器技术在吸收塔内的安装和运行。
管束式除尘器采用模块化设计,其布置在喷淋层上部即除雾器的位置,代替常规除雾器的使用功能,且除雾除尘效果远远优于目前常用的屋脊式除雾器。
对于新建脱硫机组,在吸收塔上部留出比二层屋脊式除雾器低的安装空间,并设计与屋脊式除雾器强度相当的支撑梁,直接将模块式管束除雾除尘器装置安装在梁上。
管束除尘器装置—结构及原理
使用环境的特点:管束除雾除尘器装置的使用环境是含有大量液滴的~50℃饱和,净烟气,特点是雾滴量大,雾滴粒径分布范围广,由浆液液滴、凝结液滴和尘颗粒组成;除尘主要是脱除浆液液滴和尘颗粒。
细小液滴与颗粒的凝聚,大量的细小液滴与颗粒在高速运动条件下碰撞机率大幅增加,易于凝聚、聚集成为大颗粒,从而实现从气相的分离。